簡要概述服裝行業發展趨勢
發布時間:2011年08月26日 點擊數:
簡要概述服裝行業發展趨勢
我國服裝生產行業的發展趨勢
在外部和內部雙重因素的影響下,中國服裝業將迎來一次產業升級。當前行業所面臨的主要問題在于產品檔次不高、競爭力低下、缺乏核心技術以及定價“話語權”等,所導致的直接后果就是中國服裝行業內的企業處于價值鏈的最底層,普遍盈利能力不強。為與國際發展形勢接軌,我國服裝行業的整體發展趨勢將具體表現在:
①產業資源進一步向大企業和優勢企業集中
從訂單情況來看,在2008 年歐美訂單和利潤空間收縮的情況下,一大批以承接二、三手訂單為主的小企業被迫關停;在信貸收緊的情況下,部分回款周期較長的企業的生產經營也出現了較大困難。在此情況下,訂單迅速向信譽良好、加工能力強、交貨有保障、服務有特色的優勢企業流動,使服裝生產行業呈現冰火兩重天的局面,部分優勢企業訂單比以往更為充沛,而更大一部分中小企業則越來越接不到訂單。東莞工衣
②發展環境促成行業“二收”
“二收”表現為一收產業規模,二收產量規模。經過2007 和2008 年較為明顯的淘汰更新,服裝行業企業總數量已經不像前幾年那樣快速增長,行業內企業數量將逐步減少。在沒有市場新的增長點出現的情況下,國內生產規模不會再進一步擴大。企業的進入和退出在市場需求和資源供給等作用下將較以往更加審慎,對于擴張會更加理性。從增長方式看,數量增長時代已經基本結束,多數企業已經從產品營銷,即生產出大量庫存在批發市場等待銷售的模式,轉向根據市場變化情況有較強計劃的安排生產和銷售,對于產品的檔次和附加值要求更高,而數量要求反而下降。短期內服裝行業很難再出現20 世紀90 年代末期到21 世紀初期的“大爆發”現象,未來行業將呈現收斂的趨勢。服裝行業出現“二收”的現象是行業發展的必然趨勢。首先,隨著人民幣匯率的改革,未來匯率的波動將會更大,對服裝行業而言,大批量生產的模式將因匯率波動導致巨大的經營風險。其次由于勞動力成本的逐步升高,我國勞動力成本雖然仍低于發達國家,但價格相比南亞和東盟等發展中國家已沒有明顯優勢,未來低檔產品的國際競爭勢必更為激烈。中國服裝業應當充分發揮技術和勞動生產效率的優勢,以“技術勞動力”的比較優勢來參與國際競爭,行業產量規模逐步收斂將是必然趨勢。
國際知名品牌商的發展趨勢
按照我國2008 年服裝460 億件生產量、295.52 億件的出口量計算,全行業生產的服裝64.24%實行對外出口,而該部分出口量基本通過OEM、ODM 方式進行生產,所面向的客戶為海外品牌商。因此,國際知名品牌商未來的發展趨勢在相當長的一段時期內仍將對我國服裝行業未來的發展模式將起到重要影響。東莞工衣
上一篇:東莞市紅利制衣廠淺談服裝設計基本要求
下一篇:東莞市紅利制衣廠工衣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