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裝設計審美觀念文化發展
發布時間:2012年10月27日 點擊數:
服裝設計審美觀念文化發展
文化發展、社會和科技更新變化帶來審美觀念對衣著服飾的沖擊
這種線索常常隱藏在文學作品、哲學觀念、美學探求等意識形態之中。比如,二次世界大戰時,人們衣著的改革受到社會變更的影響;當“生命在于運動”的口號遍及天下時,運動裝、休閑裝也成為一種風尚,如此種種無不體現出創造需緊密聯系時代。
縱觀服裝文化的發展,創新具有很高的地位,衡量設計師的水平,創意是最重要的內容之一。沒有創意的人就沒有資格作設計師。
服裝設計在正常情況下對市場消費有引導作用,對于其他設計師有啟發靈感的作用。由一套設計常常可以引發出一系列的款式設計來,仔細研究各式各樣的設計作品,都可以發現它們源于一個或多個設計主題,款式的系列設計僅僅是原本創意的主題變奏。
音樂語言是形式,它所闡述的內容經常無法用文字來表達,可稱之為情感符號,服裝語言與音樂語言相似,我們很難用文字闡明某套服裝有什么內容,優秀的服裝只給人一種感覺、情感、氣氛。
主題變奏原是音樂詞匯,對它的解釋應從音樂入手。當作曲家萌發了一個音樂靈感——旋律,用這個旋律表達某種情感時,這個旋律就成為音樂主題。然后根據這個旋律進行變奏使樂曲得以展開,使樂曲有多個不同的變奏曲,而這多個變奏曲都表達了同一主題。
或高雅、或世俗,或嚴肅、或隨便,或拘謹、或奔放,或簡潔、或繁雜等。想要描述它們十分困難,說不清楚也說不準確,但確確實實地能感覺到,并常給人深刻印象。服裝常常與人結成“有機體”,形象地表現了人的氣質和性格。
服裝的創新集中地反映出設計師的藝術造詣和全面修養,但創新不可走脫離生活和遠離服裝設計本質的路,為突出個性而重視覺效果,輕現實需求;重畫圖,輕制裝技術,這樣是不可能勝任服裝設計的工作的。
從這個意義上講,服裝確實是具有“內容”的。這個內容就是服裝的主題。變奏,即變化服裝的主題——形式,主題變奏,需要保持主題的特征或形式的基本結構,若特征或基本結構都變化了也就無所謂變奏了。因此,變奏是對主題進行一些相似性變化。變化的幅度可大可小,但主題的特征或形式的基本結構不能喪失。
從藝術到產品的主題變奏是減弱特征,縮小夸張幅度,并與當前流行的成衣形式相結合,既具有新主題的特征,又與前主題有所聯系,合二為一。
藝術設計中的系列變奏與藝術到產品的變奏,兩者區別在于:前者竭力強化主題,用變奏加深觀者的印象;后者出于實用和功能的需要,與過去的成衣形式相融合而淡化了新主題。服裝主題有五大要素:大造型(外輪廓)、內分割、色調、花型、肌理。對以上形式問題的理論討論要比實踐簡單,理論只是將感覺的東西系統地敘述出來。
因此,對形式——主題變奏的最有力的論證就是一個個系列本身,只要本身統一,變化貫穿在一個主題之中,那就是好作品。理論是對以往作品的總結,幫助后來者去理解和創造。
信息來源:深圳工衣
上一篇:業內人士分析T恤衫的發展和現狀
下一篇:襯衫設計基本面料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