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中國創意設計師誰在打造中國霓裳藝術?
發布時間:2011年10月26日 點擊數:
2011年中國創意設計師誰在打造中國霓裳藝術?
到今年,郭培已經當了近30年服裝設計師,不過在玫瑰坊創立之前,首先讓她嘗到成功甜頭的不是高級時裝,而是成衣。張伶俐是中國頂級的針織時裝設計師,是中國羊絨行業最富盛名的設計師之一,也是中國服裝行業著名的設計師之一。
缺少了藝術的時尚幾乎已經等同于缺少了高雅和格調。時尚僅僅是流行嗎?2011年的中國設計師不這樣認為。時裝是一種記憶,它以非文本的方式記錄風格,存檔思想,銘刻時代,設計師則是時裝的創作者,是時尚的引領者,他們非凡的創意,透過不同時代或長或短的流行,通過時裝引領潮流。誰是2011年中國設計師創意風云人物?
郭培
郭培的名字,在時尚圈早就是響當當的一塊招牌。奧運會的頒獎禮服,把這個名字普及到了與時尚毫無關聯的很多人心中。
她是中國最成功的高級定制設計師,也是備受爭議的“山寨時裝”風波的中心人物;她是300多個裁縫、繡工的大老板,私底下則是個愛穿三宅一生、自稱“兩耳不聞窗外事”的小女人。東莞制服
玫瑰坊是郭培的設計工作室,也是其制作工坊的所在地。人們熟悉的北京奧運會頒獎禮服、央視春晚民歌手的演出服,還有李冰冰在威尼斯電影節上穿的那條“百福裙”全部出自這里。
到今年,郭培已經當了近30年服裝設計師,不過在玫瑰坊創立之前,首先讓她嘗到成功甜頭的不是高級時裝,而是成衣。
說到郭培,自然繞不開當年鬧得沸沸揚揚的“山寨”事件。面對非議,郭培表示無所謂,因為“所有的這些話都不是了解我的人講的。我在乎的是身邊的人,我能保證我的每個客戶都愛我。”她說,“我一年設計1000個款式。有客戶曾對我說,‘郭培,不是因為你給我設計的衣服有多美,我才來你這兒,其實美的衣服其他地方也有,但我就是喜歡你。我特別享受你給我做衣服的過程。’我聽完特別感動。”
對郭培來說,還有一點至關重要。自始至終她都認為,她為奧運會做的設計、為春晚做的衣服,還有各種明星紅地毯的穿著,都不是她自己的作品。“原因是我會受到這樣那樣的限制,比如說為苗族歌曲設計演出服就要配合少數民族的元素,當我聽著那些曲子,一早就忘記我自己了。”郭培說,“只有發布會上的才是我的作品。”
多年來,郭培設計了數不清的作品,每一件作品都傾注了她的智慧和心血。“因為服裝是有生命的,當你用心去創造的時候,穿上它的人也一定能感受得到。”郭培說。對于自己的作品,她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完美主義者。
鄧皓
鄧皓,深圳市鄧皓時尚服飾有限公司董事長兼藝術總監、中國十佳服裝設計師。多年來一直苦心鉆研獨創的針織肌理紋案工藝,表現在針織服裝上,是中國針織時裝的開拓者,鄧皓不僅推動了針織服裝時裝化的趨勢,而且巧妙的將針織與梭織面料相結合,讓針織服裝變得不再單調,而充滿了無限的可能,其創造的“花妖”設計風格深受業界和市場的歡迎,曾榮獲中國最佳女裝設計獎、中國最佳女裝設計師獎等多個榮譽。
2011年鄧皓與女兒Nicole共同設計,時裝主題是帶來頗具深意的“花妖:古蘭中國紅”系列發布。此次鄧皓把西方伊斯蘭建筑結構和經典的教堂圖案和色彩和中國的傳統古建筑結構和圖案進行了設計上的組合與運用,其中還大膽的運用了“紅與綠”的強烈撞擊,充滿著無限的民族韻味。
做設計師之前,鄧皓幾乎算得上是個科研工作者,她的工作是研究直升機,作為一個女性,在上個世紀80年代有一個純粹的理科出身,她設計的“花妖”系列,以多幕劇的形式串起一場又一場妖嬈大氣的時裝秀。
鄧皓的服裝就非常注重這一點。我們都知道,鄧皓一直以“花妖”為自己的品牌特色,強調女性的嫵媚嬌艷,堅持打造“女性如花”的服裝理念,而針織面料則在這上面幫了不少忙。在它參加過的每屆中國國際時裝周上,專門以針織為服裝面料都是它的一大亮點。鄧皓服裝以針織為主,以梭織為輔,與現代的裁剪設計結合,完美的凸顯了女性的曲線,展現出女性的嬌媚。
鄧皓,就像她的作品一樣,熱烈而自信,無論是否是一個設計師,鄧皓都為自己的人生選擇了濃墨重彩的書寫方式。
謝鋒
謝鋒,首位登上巴黎時裝周T臺的中國服裝設計師,曾任日本NICOLE公司和法國KENZO公司設計師。2006年,謝鋒和自己創立的吉芬品牌,被法國高級時裝工會選為發布品牌,這是中國歷史上首次進入巴黎時裝周正式官方發布的服裝品牌。
2006年10月1日,中國設計師品牌“吉芬”,以“門”作為發布主題,敲開了巴黎時尚界的大門。這是首個在巴黎時裝周做商業化專場發布的中國內地品牌,而此舉是設計師謝鋒進軍國際市場。
驚鴻一瞥之后,他沒有飛快地消失。顯然,關于在巴黎發布的“戰略”,他深思熟慮過。至少,他思考過要堅持下去,也付出了準備。
以自己的本土文化為根本,融入其他文化元素,最終造就了巴黎時尚。法國時裝沒有借鑒與參考的固定對象,但是,各國設計師為她帶來世界各民族的文化和藝術精髓,造就了法國時尚舞臺繁花似錦的恒久魅力。這種設計理念,在謝鋒為他的品牌“吉芬”做設計的時候,也被運用其中。在“吉芬”每年的新品設計中,總有一個系列是以中國的本土文化為根本而設計的。
巴黎,對謝鋒來說,或許只是一個驛站。走過驛站,對心中夢想的追尋,讓謝鋒從中國到日本,又從法國回到中國。
一直以來都是用一種獨特的設計語言在表述中國,作為第一個應邀參加巴黎時裝周的中國設計師,無論走到哪里,謝鋒都會強調在世界文化背景下他所理解的“東方設計語言”;作為一個已經數度在巴黎時裝周上展示作品的中國設計師,謝鋒每一季的服裝都以單字命名,又頗具深意。
謝峰認為,設計師一定要閱讀海量的書籍,才能跟得上時代,才會有最新穎的設計理念。用國際的眼光去詮釋中國情感。要擺脫生硬的民族符號,取而代之以國際化的審美標準。但與此同時,血液中帶有的自身文化的烙印,和能被一眼就辨別出來的風格化差異,這應該是一位中國設計師成功必備的元素。東莞制服
張伶俐
張伶俐,中國著名針織服裝設計師,連續多年主持了陽光、圣雪絨、兆君等著名的羊絨大品牌的產品開發工作,業績屢創記錄。是中國唯一受韓國世界杯組委會邀請,與日本KENZO及韓國、美國的其他著名設計師同臺為世界杯做專場演出的設計師。
張伶俐是中國頂級的針織時裝設計師,是中國羊絨行業最富盛名的設計師之一,也是中國服裝行業著名的設計師之一。她是時裝圈的活躍人物,經常參加各種各樣的時裝發布。但是2002年被日韓世界杯組委會邀請,作為中國時裝設計師的惟一代表,為世界杯做了專場秀,并參加了當年的時裝周和其他有限的幾場活動。然后就很少出現公眾眼前,而是與JANE·HSU、JOHNYUAN合伙開了工作室——妞妃詩時尚創意機構。
“對設計我如宗教般狂熱摯愛,這個工作會讓我有很多幸福感。經過這么多年的積累,我已進入設計的黃金季,有很多不同的想法想和不同的企業去分享。工作室是一種最佳的傳遞方式。”
和國際知名設計服務機構相似,張伶俐設計工作室,將從紗線、布料開始,為紡織面料企業做一季的統籌安排,主要包括工藝流程和大貨監理,同時還會做更細的流行趨勢研究,并把它延伸到家紡、家具設計、珠寶首飾和色彩規劃等領域,把時尚和藝術結合起來,形成紡織服裝設計的“大藝術”。
上一篇:強化品牌服裝中國制造正在變化
下一篇:淺談中國紡織業尋找市場新路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