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山制服
服裝設計形式美的基本要素———點、線、面、體
在服裝設計中的應用服裝造型屬于立體構成范疇,服裝設計也就是運用美的形式法則有機地組合點、線、面、體,形成完美造形的過程。點、線、面、體既是獨立的因素,又是一個相互關聯的整體。一項優秀的服裝設計也就是在服裝中對各個因素獨具匠心的應用,同時又使整體關系符合美學基本規則。與整體間的數量比值。對于服裝來講比例也就是服裝各部分尺寸之間的對比關系。例如裙長與整體服裝長度的關系;貼袋裝飾的面積大小與整件服裝大小的對比關系等等。對比的數值關系達到了美的統一和協調,被稱為比例美。
A.點 點在空間中起著標明位置的作用,具有注目、突出誘導視線的性格。點在空間中的不同位置及形態以及聚散變化都會引起人的不同視覺感受。
(1)點在空間的中心位置時,可產生擴張、集中感。
(2)點在空間的一側時,可產生不穩定的游移感。
(3)點的豎直排列能產生直向拉伸的苗條感。
(4)較多數目、大小不等的點作漸變的排列可產生立體感和視錯感。
(5)大小不同的點有秩序的排列可產生節奏韻律感。
在服裝中小至鈕扣、面料的圓點圖案,大至裝飾品都可被視為一個可被感知的點,我們了解了點的一些特性后,在服裝設計中恰當地運用點的功能,富有創意地改變點的位置、數量、排列形式、色彩以及材質某一特征,就會產生出奇不意的藝術效果。
B.面 線的移動形跡構成了面。面具有二維空間的性質,有平面和曲面之分。面又可根據線構成的形態分為方形、圓形、三角形、多邊形以及不規則偶然形等等。不同形態的面又具有不同的特性。例如,三角形具有不穩定感,偶然形具有隨意活潑之感等等。面與面的分割組合,以及面與面的重疊和旋轉會形成新的面,面的分割有以下幾種分割方式:直面分割、橫面分割、斜面分割、角面分割,見圖1-7。在服裝中輪廓及
結構線和裝飾線對服裝的不同分割產生了不同形狀的面,同時面的分割組合、重疊、交叉所呈現的平面又會產生出不同形狀的面,面的形狀千變萬化。同時面的分割組合、重疊、交叉所呈現的布局又豐富多彩。它們之間的比例對比、機理變化和色彩配置,以及裝飾手段的不同應用能產生風格迥異的服裝藝術效果。
C.線 點的軌跡稱為線,它在空間中起著聯貫的作用。線又分為直線和曲線兩大類,它具有長度、粗細、位置以及方向上的變化。不同特征的線給人們不同的感受。例如水平線平靜安定,曲線柔和圓潤,斜向直線具有方向感。同時通過改變線的長度可產生深度感,而改變線的粗細又產生明暗效果等等。
在服裝中線條可表現為外輪廓造型線、剪緝線、省道線、褶裥線、裝飾線以及面料線條圖案等等。服裝的形態美的構成,無處不顯露出線的創造力和表現力。法國的迪奧(Dior)就是一位在服裝的線條設計上具有其獨到見解的世界著名時裝設計師,他相繼推出了著名的時裝輪廓A型線條、H型線、S型線和郁金香型線,引起了時裝界的轟動。在設計過程中,巧妙改變線的長度、粗細、濃淡等比例關系,將產生出豐富多彩的構成形態。
D.體 體是由面與面的組合而構成的,具有三維空間的概念。不同形態的體具有不同的個性,同時從不同的角度觀察,體也將表現出不同的視覺形態。
體是自始至終貫穿于服裝設計中的基礎要素,設計者要樹立起完整的立體形態概念。一方面服裝的設計要符合人體的形態以及運動時人體的變化的需要,另一方面通過對體的創意性設計也能使服裝別具風格。例如日本著名時裝設計師三宅一生(LsseyMiyalci)就是以擅長在設計中創造出具有強烈雕塑感的服裝造型而聞名于世界時裝界的代表人物,他對體在服裝中的巧妙應用,形成了個人獨特的設計風格。
中山制服設計知識的設計技巧
職業裝設計則根據企業、團體的性質、精神理念及CI形象識別系統進行策劃,樹立的是整體的社會形象和團隊精神。因此,在一定程度上不考慮穿著者個人的要求。職業裝制服設計方法的運用,根據職業牡征最終落實到款式造型、色彩、材料的基本要素上,具體體現在服裝形態和款式造型上。
(A)從適合人體的角度上分類
職業裝形態造型從適合人體的角度上,可分為緊身型、合身型和松身型三大類。
a.合身型
合身型服裝是指按人體的自然形態,對人體不足的部位,通過服裝的墊肩、收腰等方法進行掩蓋或調整。合身型服裝主要應用在禮儀服裝,職業制服上體現莊重、大方、典雅的特點。款式設計是對成衣結構、逢制線的利用和改變產生式樣特征。部件上,如領型、門襟、口袋、下擺等的造型變化都能影響服裝的風格和使用功能。
b.緊身型
緊身型服裝是以人體自然形態為依據而形成的服裝造型特征,如體操服、健身服、泳裝等。材料通常選用具有一定彈性的針織面料,其款式風格主要體現在對服裝邊緣處理、色彩搭配和花形圖案上。如體操服、泳裝、健身服等。
c.松身型
松身型服裝是按人體的基本形態來形成服裝造型特征。主要用于特殊行業的職業裝制服,如防菌、抗輻射、防靜電等服裝。通常采用連體(身)式密閉設計,為適應工作時的肢體活動,適當增加松身量并盡量減少結構縫制線。式樣造型取決于功能上的需要。
(B)服裝款式造型設計
可根據職業特點和要求將其定位并進行重點設計服裝款式造型設計在把握服裝整體式樣、風格的基礎上,可根據職業特點和要求,將其定位并進行重點設計,如領型、門襟、袖型、口袋、下擺等。
a、領型設計
領型是職業裝的重要設計部分。領型有立領、立翻領、翻領、駁領和無領等形式。領的形式從實用性方面,應根據職業特點進行設計。如采礦、建筑等行業的工作服裝,勞動強度大且易受氣候和有害物質的影響,領型往往采用立翻領的形式。選用羅紋等延伸性大的針織面料是為改善衣領對頸部的觸感,尤其是在關領時對頸部產生的影響;領型設計從標識性方面,常以異色、異料的鑲拼體現職業裝的識別象征性和裝飾性。如一件西裝,只需將駁領異色設計,即可成為某一行業的職業制服。另外領帶、領結、領花等與襯衣領型和外衣領型密切相關,在設計時不容忽視。
b.袖型設計
袖型設計是指袖子的長度、肥瘦以及袖口的形式要根據工種、職業特點來確定。從事設備裝配工作的服裝,袖型不宜過短、過瘦,以方便完成攀、登、拉等作業動作,必要時在袖的臂關節處加活褶。而對于餐飲業服務員的服裝,袖型則不宜過長、過肥,以免在服務時造成麻煩。職業工裝的袖口一般有兩種:松緊式和可調扣絆式,主要作用是抗菌、防污。另外在袖臂上可根據需要加口袋或具有標識作用的臂章。
c.門襟設計
門襟大多處于服裝的前身,并直接影響領型的變化。門襟有明門襟、暗門襟和紐扣、拉鏈之分。明門襟與紐扣一起,能到裝飾作用。但對于防護性服裝的設計,通常采用暗門襟的形式,以免明門襟在工作勾絆牽扯。在特殊環境中,如電氣裝備等作業場所的職業裝就禁止使用金屬紐扣、拉鏈。此外門襟還有側門襟、后門襟,這是根據工作對象的性質而決定的。門襟的形式又有疊門襟、斜門襟、曲襟、搭襟等變化。在門襟上采用鑲料、包邊、刺繡等工藝,是設計服務行業類服裝、禮服的常用方法。
d.口袋設計
口袋根據實用性的要求有平貼袋、斜插袋、立體袋、內貼袋、復合式開貼袋等形式。按照職業工裝的要求,口袋需方便放置各種隨手工具,在作業時口袋的結構不應呈張開狀,以防止被扯、掛或落入雜物。一般的口袋袋口處都加上袋蓋或釘扣或拉鏈,但在設計時應考慮取、放工具的方便性。企業、團體的標志、文字、胸牌通常在上衣胸部口袋上現。
e.下擺設計
職業工裝的下擺因工作的性質、環境需要須以松緊帶束緊或抽帶收緊,目的是為避免環境物體、設備等在作業時對服裝的掛、扯。商業、餐欽業的女服務人員的服裝下擺和裙的長度、寬度,要根據其營業場所的面積與物體擺放所形成的空間進行適度設計。
(C)從穿著方式上分類
穿著方式上可分為前開式、側開式、背開式三種形式。
a.前開式
是指服裝的門襟位置在前身,特點是按人的日常穿衣習慣穿脫方便,大多數職業裝制服采用前開的方式。
b.側開式
是指服裝的門襟位置在側身。常見的中式民族服裝,如旗袍等就是這種穿著方式。這種穿著方式主要用于服務行業的服務人員的著裝,以體現民族服裝的風格。
c.背開式
指服裝的搭門位置在后身。特點是便于在前身操作,前胸無障礙,確保了工作質量,提高安全性,但不易穿脫,適合于特殊工作崗位。主要用于醫療衛生、生物工程等職業用裝,如手術大夫服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