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服,也稱團體制服,顧名思義,是指團體統一著裝,含有強制、制約、統一之意!
同時,也用作動詞,釋義:用強力使之馴服。
制服是指一群相同團體的人所穿著的服裝,用以辨識從事各個職業或不同團體的成員,像學生、軍隊、醫師、護士和警察等職業的人經常穿著制服。
在人類文明早期,像宗教的神職人員已經開始穿著起了制服以表明他們的身份,直到現在,某些宗教的(像佛教和天主教)神職人員依然穿著著特殊的服裝以表明自己的身份。
有些職業的制服有約定成俗的統一樣式,例如海軍、廚師、飛機駕駛員的制服等。
制服作為詞語也有另一層含義,意思是用強力壓制使馴服。就是把某人擒住的意思。亦作制伏。
制服是企業為企業形象把員工著裝統一起來定制的服裝,職業裝屬于制服中的一種,是為工作需求,結合職業特點選擇色調定做的工作服,統一著裝逐漸為各企業單位所重視。
職業裝依據行業特點大致可以分為四大類:職業服裝、職業制服、工裝和防護服,是融標志性、時尚性、實用性及科學性于一體的,具有行業特點和職業特征,能夠體現團隊精神和服飾文化的標識性的服裝。
伴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中國紡織服裝行業的逐步壯大,職業裝產業的發展也呈現出一片欣欣向榮的景象。
職業服裝一般在服裝質地與制作工藝、穿著對象與搭配上有較高要求,表現為造型簡約流暢、修身大方,但不強調職業裝的特殊功能要求。
職業制服為大眾最為熟知的職業裝,應用范圍非常廣。包括:商業性;執法行政與安全;公用事業與非贏利性。
對于職業制服,首先應強調的是標志性與統一性,其次是功能性。標志性與統一性體現在行業要求上,不同的行業需要有與眾不同、能鮮明體現行業特征的制服,比如稅務、海關等,具有鮮明標志性的制服,首先能帶給公眾和諧的美感,既能增加其權威感,又能體現親合力。
功能性則主要體現在工種需要和穿著者感受上。合理的職業裝設計與材料運用,不僅能起到防護作用,提高安全性,更能使穿著者感覺舒適,從而提高工作效率。
工裝運用的范圍非常廣泛,其重點應考慮功能性、安全性,輔以實用性和標志性。工裝的適用范圍一般包括一線生產工人和戶外作業人員等,其對工作著裝的功能性要求非常高。如在野外作業的石油工人,其工裝不僅要適應在沙漠環境中的視覺突出性,還要具有防油污、防水、防寒、防塵、防火和防化學侵蝕等特殊功效。
職業服裝主要是指現今稱之“白領”和部分政府部門的著裝,既謂之“服裝”,顧名思義,其設計偏向于時尚化和個性化,穿著人員規范、整潔、美觀、統一,通過將企業優秀文化統一的、有組織的、標準化的系統傳播,能充分展示企業或部門形象,代表一種文化,形成內外的認同感,增加內部凝聚力,從而使企業或部門具有更強的競爭力和公信度。
防護服其實是基于工裝改進而來的一種適用特殊要求的服裝,其在具有一般工裝的功能基礎上,特別強調其防護作用,這主要是基于特殊工作環境的安全需要。除服裝外,還包括鞋靴、帽盔及各種外掛功能設備等,上面提到的“醫用手套”嚴格講就屬于防護服一類。
總體來說,職業裝作為服裝產業中的重要一支,越來越受到社會的重視,其在行業上的應用也越來越廣泛,這是社會競爭和人們生活審美意識的提高,是自我宣揚的一種表示,代表一種無聲的語言。